您的位置:海協會網站 - 投資指南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合并與分立的規定(2001.11.22)

    2001-11-22 15:04     來源:中國法院網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合并與分立的規定(2001.11.22)

    (〔1999〕外經貿法發第395號,根據2001年11月22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修改〈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合并與分立的規定〉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為了規范涉及外商投資企業合并與分立的行為,保護企業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有關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公司)之間合并或分立。


      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規定辦理。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合并,是指兩個以上公司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通過訂立協議而歸并成為一個公司。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兩種形式。


      吸收合并,是指公司接納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接納方繼續存在,加入方解散。


      新設合并,是指兩個以上公司合并設立一個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

      第四條 本規定所稱分立,是指一個公司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通過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決議分成兩個以上的公司。


      公司分立可以采取存續分立和解散分立兩種形式。


      存續分立,是指一個公司分離成兩個以上公司,本公司繼續存在并設立一個以上新的公司。


      解散分立,是指一個公司分解為兩個以上公司,本公司解散并設立兩個以上新的公司。

      第五條 公司合并或分立,應當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和本規定,遵循自愿、平等和公平競爭的原則,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公司合并或分立,應符合《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規定,不得導致外國投資者在不允許外商獨資、控股或占主導地位的產業的公司中獨資控股或占主導地位。

     
      公司因合并或分立而導致其所從事的行業或經營范圍發生變更的,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國家產業政策的規定并辦理必要的審批手續。 

      第六條 公司合并或分立,應當符合海關、稅務和外匯管理等有關部門頒布的規定。合并或分立后存續或新設的公司,經審批機關、海關和稅務等機關核定,繼續享受原公司所享受的各項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第七條 公司合并或分立,須經公司原審批機關批準并到登記機關辦理有關公司設立、變更或注銷登記。


      擬合并公司的原審批機關或登記機關有兩個以上的,由合并后公司住所地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工商總局)授權的登記機關作為審批和登記機關。


      擬合并公司的投資總額之和超過公司原審批機關或合并后公司住所地審批機關審批權限的,由具有相應權限的審批機審批。


      擬合并的公司至少有一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外經貿部)審批。

      第八條 因公司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原公司或新設異地公司,須征求擬解散或擬設立公司的所在地審批機關的意見。

      第九條 在投資者按照公司合同、章程規定繳清出資、提供合作條件且實際開始生產、經營之前,公司之間不得合并,公司不得分立。投資者已經按照公司合同、章程規定繳付出資、提供合作條件的,公司可以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

      第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之間合并后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之間合并后為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合并后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合并后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

      第十一條 股份有限公司之間合并或者公司合并后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合并后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原公司注冊資本額之和。


      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后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后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原有限責任公司凈資產額根據擬合并的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所含凈資產額折成的股份額與原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總額之和。

      第十二條 根據本規定第十一條第一款合并的,各方投資者在合并后的公司中的股權比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由投資者之間協商或根據資產評估機構對其在原公司股權價值的評估結果,在合并后的公司合同、章程中確定,但外國投資者的股權比例不得低于合并后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十三條 分立后公司的注冊資本額,由分立前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依照有關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法規和登記機關的有關規定確定,但分立后各公司的注冊資本額之和應為分立前公司的注冊資本額。

      第十四條 各方投資者在分立后的公司中的股權比例,由投資者在分立后的公司合同、章程中確定,但外國投資者的股權比例不得低于分立后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十五條 公司合并,采取吸收合并形式的,接納方公司的成立日期為合并后公司的成立日期;采取新設合并形式的,登記機關核準設立登記并簽發營業執照的日期為合并后公司的成立日期。


      因公司分立而設立新公司的,登記機關核準設立登記并簽發營業執照的日期為分立后公司的成立日期。

      第十六條 涉及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或分立的,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對上市公司的規定并辦理必要的審批手續。

      第十七條 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必須符合我國利用外資的法律、法規規定和產業政策要求并具備以下條件:

     
      (一)擬合并的中國內資企業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范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投資者符合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對合并后公司所從事有關產業的投資者資格要求;


      (三)外國投資者的股權比例不得低于合并后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四)合并協議各方保證擬合并公司的原有職工充分就業或給予合理安置。

      第十八條 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后為外商投資企業,其投資總額為原公司的投資總額與中國內資企業財務審計報告所記載的企業資產總額之和,注冊資本為原公司的注冊資本額與中國內資企業的注冊資本額之和。合并后的公司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應當符合國家工商總局《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的暫行規定》;在特殊情況下,不能執行該規定的,須經外經貿部會同國家工商總局批準。

      第十九條 與公司合并的中國內資企業已經投資設立的企業,成為合并后公司所持股的企業,應當符合中國利用外資的產業政策要求和《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境內投資的暫行規定》。合并后的公司不得在禁止外商投資產業的企業中持有股權。

      第二十條 公司吸收合并,由接納方公司作為申請人,公司新設合并,由合并各方協商確定一個申請人。


      申請人應向審批機關報送下列文件:


      (一)各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關于公司合并的申請書和公司合并協議;


      (二)各公司最高權力機構關于公司合并的決議;

     
      (三)各公司合同、章程;


      (四)各公司的批準證書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五)由中國法定驗資機構為各公司出具的驗資報告;


      (六)各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七)各公司上一年度的審計報告;


      (八)各公司的債權人名單;


      (九)合并后的公司合同、章程;

     
      (十)合并后的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成員名單;


      (十一)審批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文件。

     
      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的,申請人還應向審批機關報送擬合并的中國內資企業已投資設立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第二十一條 公司合并協議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合并協議各方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

     
      (二)合并后公司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

     
      (三)合并后公司的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


      (四)合并形式;


      (五)合并協議各方債權、債務的承繼方案;


      (六)職工安置辦法;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式;


      (九)簽約日期、地點;


      (十)合并協議各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 擬合并的公司有兩個以上原審批機關的,擬解散的公司應當在依照本規定第十八條向審批機關報送有關文件之前,向其原審批機關提交因公司合并而解散的申請。


      原審批機關應自接到前款有關解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做出是否同意解散的批復。超過十五日,原審批機關未作批復的,視作原審批機關同意該公司解散。


      如果原審批機關在前款規定期限內,作出不同意有關公司解散的批復,擬解散公司可將有關解散申請提交原審批機關與公司合并的審批機關共同的上一級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該部門應自接到有關公司解散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裁決。


      如果審批機關不同意或不批準公司合并,則有關公司解散的批復自行失效。

      第二十三條 擬分立的公司應向審批機關報送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足代表人簽署的關于公司分立的申請書;

     
      (二)公司最高權力機構關于公司分立的決議;


      (三)因公司分立而擬存續、新設的公司(以下統稱分立協議各方)簽訂的公司分立協議;


      (四)公司合同、章程;


      (五)公司的批準證書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六)由中國法定驗資機構為公司出具的驗資報告;


      (七)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

     
      (八)公司的債權人名單;


      (九)分立后的各公司合同、章程;


      (十)分立后的各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成員名單;

     
      (十一)審批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文件。


      因公司分立而在異地新設公司的,公司還必須向審批機關報送擬設立公司的所在地審批機關對因分立而新設公司簽署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 公司分立協議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分立協議各方擬足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

     
      (二)分立后公司的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


      (三)分立形式;


      (四)分立協議各方對擬分立公司財產的分割方案;


      (五)分立協議各方對擬分立公司債權、債務的承繼方案;

     
      (六)職工安置辦法;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式;


      (九)簽約日期、地點;


      (十)分立協議各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全部承繼因合并而解散的公司的債權、債務。


      分立后的公司按照分立協議承繼原公司的債權、債務。

      第二十六條 審批機關應自接到本規定第十八條或第二十一條規定報送的有關文件之日起四十五日內,以書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合并或分立的初步批復。


      公司合并的審批機關為外經貿部的,如果外經貿部認為公司合并具有行業壟斷的趨勢或者可能形成就某種特定商品或服務的市場控制地位而妨礙公平競爭,可于接到前款所述有關文件后,召集有關部門和機構,對擬合并的公司進行聽證并對該公司及其相關市場進行調查。前款所述審批期限可延長至一百八十天。

      第二十七條 擬合并或分立的公司應當自審批機關就同意公司合并或分立作出初步批復之日起十日內,向債權人發出通知書,并于三十日內在全國發行的省級以上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

     
      公司應在上述通知書和公告中說明對現有公司債務的承繼方案。

      第二十八條 公司債權人自接到本規定第二十五條所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內,有權要求公司對其債務承繼方案進行修改,或者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相應的擔保。

     
      如果公司債權人未在前款規定期限內行使有關權利,視為債權人同意擬合并或分立公司的債權、債務承繼方案,該債權人的主張不得影響公司的合并或分立進程。

      第二十九條 擬合并或分立的公司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后,公司債權人無異議的,擬合并公司的申請人或擬分立的公司應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在報紙上三次登載公司合并或分立公告的證明;


      (二)公司通知其債權人的證明;


      (三)公司就其有關債權、債務處理情況的說明;


      (四)審批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三十條 審批機關應自接到本規定第二十七條所列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內,決定是否批準公司合并或分立。

      第三十一條 公司采取吸收合并形式的,接納方公司應到原審批機關辦理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變更手續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變更登記;加入方公司應到原審批機關繳銷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登記。


      公司采取新設合并形式的,合并各方公司應到原審批機關繳銷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登記;新設立的公司應通過申請人到審批機關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設立登記。

     
      公司采取存續分立形式的,存續的公司應到審批機關辦理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變更手續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新設立的公司應到審批機關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設立登記。


      公司采取解散分立形式的,原公司應到原審批機關繳銷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登記;新設立的公司應到審批機關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設立登記。


      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的僅由公司辦理有關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手續。

      第三十二條 公司合并的申請人或擬分立的公司,應自審批機關批準合并或分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就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存續或新設公司的事宜,到相應的審批機關辦理有關繳銷、變更或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手續。

      第三十三條 公司應自繳銷、變更或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之日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到登記機關辦理有關注銷、變更或設立登記手續。


      設立登記應當在有關公司變更、注銷登記辦理完結后進行。


      公司合并或分立協議中載明的有關公司財產處置方案及債權、債務承繼方案和審批機關批準公司合并或分立的文件,視為注銷登記所需提交的清算報告。

      第三十四條 公司為新設合并或分立辦理注銷、變更登記后,當事人不依法辦理有關公司設立登記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公司投資者因公司合并或分立而簽署的修改后的公司合同、章程自審批機關變更或核發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六條 合并或分立后存續或新設的公司應自變更或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的公司之債權人和債務人發出變更債務人和債權人的通知并在全國發行的省級以上報紙上公告。

      第三十七條 合并或分立后存續或新設的公司應自換發或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稅務、海關、土地管理和外匯管理等有關機關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


      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的,存續或新設的公司,還應根據有關外商投資企業的規定,到稅務、海關、土地管理和外匯管理等機關,辦理相關的審核手續。

      第三十八條 在公司合并或分立過程中發生股權轉讓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規定辦理。


      在公司與中國內資企業合并過程中,外國投資者購買內資企業股東股權的,其股權購買金的支付條件,依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的補充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 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在中國其他地區投資舉辦的公司合并或分立,參照本規定辦理。

      第四十條 本規定由外經貿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訂閱新聞】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大学生秘书胯下吞吐|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123区在线视频观看| 老司机在线精品| 女人与禽交视频免费看|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91av在线播放| 影音先锋在线_让看片永远陪伴|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真实国产乱人伦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在线xvideos| 一边摸一边桶一边脱免费视频| 欧洲吸奶大片在线看|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完整版| 亚洲黄色在线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粗又长又更又猛的视频 | 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大香人蕉免费视频75| 东北壮汉gayxxxvideo|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男男肉动漫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wc女厕所散尿hd| 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欧美h片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看免费毛片天天看| 向日葵app下载网址进入在线看免费网址大全 |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